新闻中心News
说起常德的特色美食你最先会想到哪一种呢?
常德米粉是一种湖南常德地区的风味小吃,米粉历史悠久,闻名三湘,到常德一定要尝一尝。常德米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米,早籼米经过十几小时水浸,打浆,加热定型特殊I艺制成洁白、混圆、细长且有弹性的粉条,只要用开水烫热,加上作料后即可食用,吃起来润滑可口、风味独具。 常德酱板鸭,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酱板鸭是常德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美食,它以其独特口味“香、辣、鲜、醇”,观之红光油亮、闻之酱香浓郁、尝之香辣爽口,且脂肪含量低,蛋白质含量高,享有“常德一绝”的美誉。 常德酱板鸭1999年被评为湖南省首届农博会优质产品奖、2000年10月荣获首届中国西部粮酒副食展销会金奖、常德市首届食品工业博览会金奖、湖南省第二届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博览会银奖等各项荣誉。 2013年07月12日,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“常德酱板鸭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。 津市牛肉粉”津市牛肉粉“是湖南省最有名的特色小吃,制作原料主要有山楂、枙子、灵香草等。作为地方特产,也能成为人们常食用的食品,味道鲜美,香滑不油,吃起来润滑可口、风味独具。 鸭霸王是湖南常德著名的小吃,属于湘菜系。由江南卤腊世家第八代传人采用祖传秘方和传统工艺,结合现代科学配方,配以30多种名贵中草药精心秘制而成,是最著特色的名小吃之一。 石门五香丸,又名舒筋丸,是湖南常德石门人民喜食的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食品,每个从外地到石门来的人,都希望能吃上石门五香丸而一饱口福。 石门五香丸制作时,先将鲜蕃薯洗净、去皮、煮熟,捣成糊状,与磨成粉子的黍子、粟米、高粱、玉米、糯米(俗称五谷粉)以及辣椒、花椒、胡椒、桂皮、橙皮、茴香、苍蒲末充分拌匀,制成皮子,再将捣烂了的蒜果、葱头、生姜、碎素猪肉做成馅子,包在皮子内,做成丸子。然后将丸子放在油锅内煮炸数分钟后捞起,沥干即成。 石门五香丸色泽金黄,其味香甜可口。它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,而且具有通气活血强筋的效力。相传李自成兵败受伤退居石门夹山,一老翁收留了他,每天做五香丸给他吃,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。现在,石门澧水一带的人受了一点伤,都喜食用,故又称为“舒筋丸”。 麻辣肉,源于湖南省常德市,现为常德名吃,其名字带个“肉”字,却是一种豆腐皮制品。过去常德有很多牌子的麻辣肉,而唯独北堤麻辣肉口感独特、余味无穷,风行常德数十年仍然很受男女老少的喜爱。有机会到常德旅游的朋友一定要尝尝,否则算是白去。 北堤麻竦菽肉由优质黄豆精制而成,黄豆经高温膨化为植物蛋白肉,又经油炸并调味而成。味麻竦鲜美,深受本地老百姓的喜爱。本品也可以拌入粉面中,味佳。 常德桃源桂花糖原名陬市“洋糖”,是陬市传统的季节性名特产品,古代就曾有民谣“桃源的酒,陬市的糖,河伏的油条丈把长。”丈把长的油条纯属夸张,但桃源的名酒、陬市的“洋糖”却是名副其实的,桂花糖曾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,获得两次银质奖章。 年糕是鼎城春节的传统小吃。年糕源于糯米糍粑,又称“糯粢”。明、清时期,在制作糍粑的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,将糯米磨成细粉,加入白糖,用水揉成米团,再捏成长条或方块、圆块,压入各种辅料,制成年糕应市。民国时期,春节期间制作年糕的作坊有近40家,有八宝、莲蓉、猪油、桂花、玫瑰、枣泥等10多个花色品种。 现在增加了火腿、香肠、果脯、海味等新品种。糕色泽玉白,柔软光滑、细腻油润,糯软清香,甜糍醇爽,油炸、火烤、汤煮均可,老少咸宜。春节食之,已成风俗。 “像鸡蛋没有黄,像元宵没有糖”,这是人们对常德安乡有名的风味特产——多味鱼丸的赞誉之词。安乡滨临洞庭,是有名的鱼米之乡,鱼的产量多、品种多,人们吃鱼的花样也多,鱼肉丸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种。安乡制作鱼丸有着悠久的历史,早在明清之际,在宴席上就有了鱼丸做的菜肴。在安乡流传着“请客不做鱼肉丸,十二大碗也不爱”的说法,那时安乡有名的雨花天、乐春园等酒家,做的鱼丸闻名遐迩,宾客纷至沓来。